广州门户网

科技感拉满!这样的海洋牧场你见过吗?

更新时间:2023-10-14点击:1553

清蒸大虾、螃蟹、虾姑、椒盐鱿鱼、豆豉仓鱼、干煎马鲛、蚝仔煲汤、白灼东风螺、鲍鱼煲鸡汤……海里的“宝藏”通通上桌,光听名字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了?

渔船的轰鸣声划破海浪,浪花翻腾,卷起南海深处的美味,在这个尽享饕餮的时节,你准备好512G的胃了吗?!

10月13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广东省珠江广播电视广告有限公司承办的广州科普大讲坛第204期《大海变粮仓 深海养殖硬核科技让你大开眼界》开讲,邀请海洋牧场科研专家,带领观众走进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向大众科普海洋科技的神奇,体现海洋牧场与我们日常餐食的紧密关联,展现深海养殖背后的硬核科技。部分市民代表、消费者代表、学生代表到场观看,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交通台、触电新闻、粤听、FM1052羊城交通台微博、科普广州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线上直播。

广州科普大讲坛第204期现场

海洋牧场建设的意义

丁德文院士首先从海洋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学宏观的角度,来讲解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

丁德文院士表示,海洋牧场建设的意义主要在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建设海上蓝色粮仓缓解传统渔业资源压力。

1、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海洋强国战略要求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建设海洋牧场就是达成此项战略要求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人工渔礁、人工海藻场等方式,海洋牧场可以优化海洋环境,吸引众多海洋生物前来“定居”。此外,也可以通过人工投放幼苗的方式,来提升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这无疑能加快海洋环境的修复,提升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2、打造海上蓝色粮仓,缓解传统渔业资源压力

近年来,我国传统渔业资源逐渐匮乏,近海渔业资源减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渔船和船员的过度捕捞,以及近海海洋污染问题严重。而海洋牧场通过优化海洋生态环境,放养某些水产品幼苗,不但可以增加水产品的获取渠道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减少传统渔业的压力,还可以实现水产品的可持续捕捞,打造海上蓝色粮仓。此外,海洋牧场还可以吸引一些从事传统渔业的渔民转变就业,从而缓解传统渔业的压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科学学会理事、海洋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丁德文

海洋牧场3.0:数字化+信息化

纵观世界海洋牧场发展的历程,可以分成3个阶段:1.0主要是农牧化加工程化的双驱动;2.0主要是生态化加信息化的双驱动;到了3.0就是数字化加体系化的双驱动。这突出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全域型的海洋牧场,甚至包括淡水的牧场;第二个是怎么样实现现代化。

“如果从理念来说,我们肯定要强调数字化加体系化,什么叫体系化?就各种体系再体系叫体系化;同时装备首先要实现轻简化,然后到无人化或者少人化;技术上我们要强调精准化到标准化;管理从流程化要到智能化。”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海洋牧场工程实验室主任杨红生

海洋牧场建设:三场一通道

就海洋牧场怎么养、怎么建设的问题,索安宁教授提出了海洋牧场建设的三场一通道升降体系的理论:“海洋牧场三场一通道升降体系,指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的索饵场、产卵场和越冬场,好比人类的生活起居,有卧室、起居室、洗浴室。鱼类同样也需要不同的场景,产卵季节需要产卵场去产卵,生长季节需要索饵场去索饵、生长、育肥,冬天需要到南方温度相对暖和的区域去越冬。多个场地之间,还要有一个洄游通道,便于养殖的经济物种,可以在不同时间通过洄游通道,在不同的场地之间来回进行洄游迁徙,实现整个物种的生命周期的生长过程。”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索安宁

海洋牧场,广东先行

广东省结合沿海城市,目前在示范的有7个海洋牧场,从这个规划情况来看,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一个是重力式网箱、一个桁架式网箱、一个是远洋的大型养殖工船,这是作为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广东海洋牧场的方向,按习总书记的要求是要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去发展,包括我们提的绿色化,都是包含在里面的。我们的装备体系也正朝着这个方向稳步向前推进,我们要解决安全问题、经济问题、还有环保问题,日后的落脚点,则是整个海洋牧场的高质量、高效产出的问题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姜华

现代化智慧型海洋牧场,需要能源供给

海洋工程与海洋科学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大体系,海洋牧场的建设不只是第一产业,还涉及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海洋牧场的建设,最后走的都是现代化智慧型的海洋牧场,它需要能源的供给。“广东省、广州市的海上能源供给和海洋牧场综合联动发展是非常好的。广东省规划了在2023年共建设6685万千瓦的海上风电,是整个国家海上风电建设的条件最好、政策最好的省份。”

据樊天慧讲述,在海上风电领域,华南理工大学配合三峡集团跟民安风电三峡单位,建设了中国第一个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三峡引领号,是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浮力风电发电装备,这为海洋牧场未来走向深远海,实现现代化智慧型的海洋牧场,是一个巨大的的助力。

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主任樊天慧

三性合一,综合施策

近年来,在海上新能源和海洋牧场的大力发展下,中山大学海洋工程技术学院围绕海洋牧场,在经济性、安全性和功能性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个是经济性,提到经济性,我们首先要有好的海洋工程装备;在经济性的保证条件下,我们还要考虑安全性,在这个流体的作用下能够满足流体动力学的性能,除了设备的安全性,还有一个鱼的安全性,即使在台风条件下,也能保证鱼的安全;在保证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条件下,我们还要开发功能性,比如说去设计可以升降的网衣,在台风来的时候把整个网衣或者整个海洋牧场平台下降到水下的某一个深度,从而避免大浪的作用,保证鱼的安全。”王凯如是说道。

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王凯

用装备助推广州海洋牧场建设

作为中船集团下属广船国际的一个舰艇制造修理企业,也是作为华南地区最大舰艇制造修理企业,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也是一个排头兵,在装备制造方面已成功交付两艘普盛系列船只:普盛1号、普盛3号。普盛3号在普盛1号的基础上做了相应升级,升级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智慧渔业,包括水质监控、渔群监控还有自动投喂;第二方面是观光旅游,对创收进行了“1+N”的升级,增加了库房、观光、垂钓的功能。江桂军表示:“后续我们也会对海洋牧场的装备做相应的升级,让我们海洋牧场做得更大、更有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发展海洋经济,力推广州市海洋牧场的建设。”

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文冲修造市场部副部长、船舶工程师江桂军

作为当下热点话题的科普节目,本期讲坛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大市民群众除了通过新媒体直播平台获取科普知识以外,部分农户代表、消费者代表、学生代表还来到了节目现场,与节目嘉宾进行交流互动,共飨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普公开课。

部分市民代表在节目现场观看交流